每日视点!攒够xx万就能退休躺平?大V批评:严重缺乏社会经验的想法
来源@陌川_MC
从80后上海夫妻攒300万后决定退休,到长沙姑娘为攒够200万制作退休倒计时日历,再到90后情侣3年攒100万裸辞飞荷兰,近来,有关“攒多少钱能财富自由提前退休”的话题在全网引发热议。但是,攒够了几百万就真的可以安心躺平了吗?有大V指出,这是严重缺乏社会经验的想法。以下为大V原文:
(相关资料图)
某伙伴:网上那么多攒够钱就退休的,感觉也挺香,我肯定是不会干到65岁的,而且即使不干到65,到了65退休的时候也有退休金,只不过交社保的年份少,退休金低点而已。所以攒到四五十岁,就退休,钱差不多够了。
答:大家是不是对“退休”这事儿有什么误解???
你们以为的退休:苦逼兮兮攒够100万,就可以躺平;用这些存款混到65岁,之后就可以领退休金了。
但现实层面的退休:
1、除非你是编体内,或者公司给你缴纳“补充社保+医疗”,而且一直交到退休;否则,大部分普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,最多相当于你现在月薪的40~50%。如果你现在月薪5000元,意味着退休后每月到手也就是:2500元(以当下物价计算)。
大家做个假设:你在职时,月薪5000元,是A的消费水平及生活质量;但退休后,养老金2500元,只能达到A--的消费水平及生活质量;这种情况下,你不难受吗?反正要是我,我挺难受的。
怎么补足?
第一,通过拉长缴纳社保的时间,来增加退休后的养老金额度。这就意味着,最好是能把社保交到55~60岁,交的越久,退休后拿的越多。
第二,通过延长工作年限,赚到更多钱,以便可以购买更高额度的商业保险。商业保险买的越多,退休后的保障就越好(不靠谱儿的忽悠产品除外)。
第三,通过拉长工作时间、来增加升职加薪/提高收入的无限可能性。同样起步情况下,如果你40岁就退休,那么只能卡在“部门经理”层级,年收入上限20~30万;但如果65岁退休,从40~65岁之间,还有至少25年的时间,可以扑腾。这25年是充满无限可能的——不仅仅来自于自身的升级迭代,更包括裹挟在社会大环境变动中,个体跟随着改变的种种机遇。在这个过程中,无论大环境怎么瞬息万变,“老姜”的机会,肯定会比新人菜鸟更多。
所以,尽可能久的缴纳社保;通过一直工作、赚到更多钱,拿来缴纳商险,提高养老金收入;在持续工作的过程中、拿到更多机会,从而不断拉高收入上限;三个维度一起进行,才有概率让我们在退休后,能够把消费层级以及生活质量,维持在在职时候的水平。
而如果40岁就退休,那么除非你退休时候的存款超过1000万,而且还有房无贷;否则,光靠着存款的利息苟到65岁,不仅这个时间段内会很难,而且退休后也会很难,后面继续深入给大家解释“为什么”。
2、如果40岁就不工作了,那么即便你有存款,但过程中万一生病了,医疗是100%自费,不会给你报销的。
一个热知识:社保的医疗保险,是必须在职,且连续缴纳社保满0.5~1年(各地政策不同)。
也就是说,必须有公司给你缴纳社保,这时候你才能在生病的时候,享受部分报销额度;否则,就只能自费。(说明:有的地方可以自己缴纳医保,报销额度很低,但费用也不贵,只不过各地政策有很大差别,所以此处略过不表。)
这就意味着,除非你能拍胸脯保证说:从40岁一直到65岁,都没有重疾,不产生较为高昂的医疗费用;否则,兹要是生病、需要就医,就是销魂。
PS:商业保险的报销是另一个维度的事情了。
又一个热知识:如果你希望通过商业保险,对自己的医疗提供全方面保障;那么,医疗+重疾都要有的同时,保额不能低于100~200万。这就意味着,保费也会很贵。
就这么说吧:中国95%的家庭,都买不起商业保险;剩下一小撮能买得起的,也很少有人能买这么高的保额。很多人连最基础的、当下的生存,都解决不了,哪有余力买保险?如果真的买得起商险,也就不太可能纠结“到底什么时候能退休”这种问题了。
有的伙伴,之所以认为“我想什么时候退休、就什么时候退休”,根本原因在于:
严重缺乏社会经验。既没看过太多案例,且不知独立生活的种种艰辛,想当然的认为:“100万存款可以解决40~65岁之间生存、医疗、突发意外、休闲娱乐等方面所有问题”。
这是个错误认知。一旦你意识到医疗保障到底有多重要,以及人生病后的就医到底会有多销魂,就不会这么认为了。
当然,我不希望咱们这儿的任何一个朋友,是必须要到真正痛了,才能扭转认知。
3、40~65岁之间,整整25年的通胀,它是个什么概念呢?这意味着,假设你当下有1000万存款,认为可以退休了;从现在开始完全不工作,只靠着利息生活;那么,25年之后,这1000万本金,也就相当于如今的100万,可能还不到。
别疑惑,咱们反推:站在现在,看2000年的收入水平及物价,你们是什么赶脚?
2000年的10万,几乎相当于现在的100万,它是可以拿来首付买房的。如果你2000年存了10万,认为自己可以退休了;然后混到现在,这20年间,光是你拿到手的利息,都会缩水贬值。
2000年当年,到手利息4000元/年左右,你很开心,因为只要是节约一些,每个月350元左右,吃饱饭是没问题的(但仅限于吃饱饭,几乎干不了别的了)。但根本等不到2023年,到2005年的时候,你这4000元利息,就已经什么都干不了了。
同时,你悲剧的发现:央行一直在降息。
也就意味着:同样的10万元,2005年拿到手的利息,远低于2000年;同时,2005年的利息,其购买力也远远不如2000年。这时你大概率不得不动用本金。用着用着,过不了三五年,本金就会被消磨一空。那么,从2008年、一直到2023年,这么长的周期内,你又要怎么生存?
这并不是给大家制造焦虑。依据过去20年的通胀情况,我们是可以对今后25年的通胀,进行大概预估的。因为过去20年,通胀速度非常快,而利息又越来越低;所以,今后25年,它的趋势大体上不会有太大变化。
当然,这种预估是粗暴的,并没有把货币政策、汇率、输入型通胀等因素都考虑在内。如果聊这些,要素太多了,一篇微博肯定讲不完,此处就不展开了。
anyway,当你好不容易攒够100万,认为可以从40岁开始苟,一直苟到65岁;那么你遭遇的情况,很可能相当于在2000年时、拿着10万元退休,企图苟到2023年。
看过去可知未来。如果这么做,今后会遭遇什么,基本上也都是显而易见的。(家里一线城市好几套房子的不包括在内,此处仅指只有一套不动产的。)
上述,还没考虑到生孩子、赡养父母、以及万一父母生病需要就医的情况。
总结起来就是:
除非家里在一线城市好几套房、或者父母经济实力非常牛奔,可以犹如矿场一般,源源不断给你提供财力物力的支持;否则,个体很难在40岁时候就“退休”。
即便你已经坐拥1000万存款,也要考虑40~65岁之间的通胀、降息带来的影响,所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情况。
此外,还要充分考虑到:万一退休时,本金已经花的差不多了,但退休金的额度远远赶不上在职时候的工资;以至于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。由奢入俭,能行吗?
最后就是,这期间还存在可能需要就医、医保报销,以及父母就医+赡养相关情况。
所以,理论层面而言,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可以35岁就退休,之后拿着存款满世界浪,过自由放飞的人生——谁不想啊,我自己还一直这么期盼呢!但实际层面,很难。
至于解决方案,本篇里面已经涉及了,大家可以参照自己情况借鉴。anyway,对普通人而言,“退休”是个技术活儿。你要是不想让自己退休时候,遭遇跟日韩老人一样的境况,那么最好提前筹谋,勿对生活抱持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标签:
推荐文章
-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
-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
-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
-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
-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
-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“3+”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
-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
-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“绿色”路
- 走近网瘾少年们: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?
-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
-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:长津湖的寒冷,与战斗一样残酷
- 绥化全域低风险!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
- 农业农村部:确保秋粮丰收到手、明年夏季粮油播种
- 中国故事丨“沉浸式”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!
- 升旗、巡岛、护航标、写日志,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
- 他从一窍不通的“门外汉”,到重装空投“兵专家”
-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,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
- “双减”后首个长假:亲子游、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
- 天山脚下,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
- 且看新疆展新颜
- 《山海情》里“凌教授”的巨菌草丰收啦
- “双减”出台两个月,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?
-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?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
- 面对婚姻,“互联网世代”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?
-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,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
- “辱华车贴”商家及客服被行拘,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
- 网游新政下,未成年人防沉迷的“主战场”在哪?
- 160万骑手疑似“被个体户”?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
- 报告显示:这个国庆假期,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
-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:你们自己学习要好,就可以做很多事儿
-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
- 从1.3万元降到700元,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“玄机”
-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?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
-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
-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
- 云南保山:170公里边境线,4000余人日夜值守
-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,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
-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: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
-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
-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:广东总量第一,“北上”这类人才多
- 神经科学“罗塞塔石碑”来了: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
-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,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
-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
- 农业农村部:确保秋粮丰收到手、明年夏季粮油播种
-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(返)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
-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
-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、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
- 这场红色故事“云比拼”,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
-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
-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
- 看,生机勃勃的中国
- 百闻不如一见——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
-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
-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
-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
-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?国庆5.15亿人次出游,你咋过的?
-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.1万人次
-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: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
-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: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
-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.03亿人次
- 公安部交管局: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,5位交警辅警牺牲
-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.15亿人次
-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.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
-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℃至6℃
-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
-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.41亿元
- 新疆伊犁州: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
-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
- “数说”杭州无障碍改造:触摸城市“爱的厚度”
-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
-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“海上花园”
-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
- 直径2米“面气球”亮相 山西首届“寿阳味道”美食大赛启幕
-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
-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:洋茶人“云上”喫茶 传播中国茶“味道”
-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
-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:数字改变“关键小事”
-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
-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
-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
-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
-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
-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
-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
-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:一身雨衣、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
- 水能载物亦能“生金”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
-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“有惊无险”
-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
-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
- 从进“培训班”到看《长津湖》
- 厦门中高风险地区清零 撤除离厦通道查验点
- 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创1966年以来最高纪录
- 杭州“十一”假期后初中取消统一早读
- “颜值担当”里的中国,映照“万物和谐”新气象